:::
換匯交易
一、換匯交易的定義
- 貨幣換匯交易就是以甲貨幣交換乙貨幣,並於未來某一特定時日,再以乙貨幣換回甲貨幣,在買賣雙方無外匯匯率變動的風險下,藉由不同幣別資金之交換使用,以達到交易雙方資金調度的目的。(附註:兩個兌換匯率之價差稱為〝換匯點〞)
- 匯率、買賣金額、交割日均於交易時訂定。
二、優點
- 貨幣互換,可減少某特定貨幣形式持有的資產或負債的風險。
- 靈活資金調度。
- 降低資金成本。
三、如何進行換匯交易
- 交易對象:國內法人。
- 徵提文件:
- 換匯交易契約書:承作時逐筆徵提。
- 交易授權書(格式十六):於每次額度核准時徵提﹔惟如遇被授權人異動時亦需重新徵提。
- 換匯交易產品說明書暨風險預告書:於每次額度核准時徵提。承作幣別為人民幣時,應再徵提「高雄銀行辦理人民幣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風險預告書」。
- 「高雄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客戶資料表」、「高雄銀行匯率衍生性金融商品屬性評估表」
- 交易類型:即期對遠期、遠期對遠期、即期交割日以前之換匯交易。
- 交易期限:最長一年。
- 承作幣別:以本行有掛牌之外匯幣別為限。
外幣<----->外幣、台幣<----->外幣。 - 最低交易金額:
外幣<----->外幣:等值二十五萬美元
台幣<----->外幣:等值五十萬美元 - 訂價基礎:遠期匯率=即期匯率+換匯點
- 報價方式:以換匯點報價。
- 保證金收取:
本行授信戶不需任何保證金。
非本行授信戶需於訂約時,繳交約定之保證金。 - 交割方式:於交割日按約定匯率進行本金交割。
- 交易慣例:
- 交割日:換匯交易包含兩個交割日,距交易日較近之交割日稱為較近交割日,距交易日較遠之交割日稱為較遠交割日。
- 賣/買及買/賣:賣/買表示於較近交割日賣出被報價幣,於較遠交割日買入被報價幣;買/賣表示於較近交割日買入被報價幣,於較遠交割日賣出被報價幣。
- 被報價幣與報價幣:被報價幣係用來衡量其他貨幣價格的貨幣,其計價單位為1,即1被報價幣=X(多少)報價幣,換匯交易之交易金額係以被報價幣金額為準。
四、應用實例
實例一:
貴公司目前有進口需求一百萬美元,一個月後將有出口一百 萬美元進帳,則貴公司可與本行承作一筆買入即期美元/賣 出遠期美元之貨幣市場換匯交易,軋平資金流量,避免匯率 變動之風險。
假設即期匯率為 32.65 新台幣/美元,一個月換匯點 +0.03新 台幣/美元,貴公司在即期日以 NT$32,650,000 向本行換入美 元一百萬元,一個月後再以美元一百萬元,向本行換回 NT$32,680,000,其新台幣差額三萬元是因為新台幣利率高於 美元利率,本行補貼貴公司之利差。
實例二:
貴公司目前有進口需求一百萬美元,並預測一個月後,美元 將貶值至 31.00,則貴公司可與本行承作一筆買入即期美元/ 賣出遠期美元。
假設即期匯率為 32.65新台幣/美元,一個月換匯點 +0.03 新 台幣/美元買入即期美元匯率為32.65新台幣/美元,賣出遠 期美元匯率32.68新台幣/美元,一個月後美元如貴公司之預 期貶至31.00時,貴公司在即期市場回補美元,即可賺取匯差 〔32.68-0.03(利率補貼點數)- 31.00(即期市場回補成本) =1.65〕,而降低進口成本。